“华理师德师风故事” 之与学生“相爱相杀”的“费妈” ————记商学院费鸿萍副教授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李昕    03/05/2019

4831


       【中国MBA教育网讯】从2006年进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任教至今,不管是MBA学生还是本科生,费鸿萍老师一直与学生“相爱相杀”:学生们一边喊着作业太多,一边又乐此不疲在她的带领下“玩转营销”;一边觉得她停不下唠叨,一边又欣喜于她总有数不尽的创意;一边觉得她要求过严,一边又心疼她“似乎用生命在教书”。


       在“相爱相杀”中,“70后”费鸿萍逐渐成了学生们口中最亲切的“费妈”。


微信图片_20190305151043-1.jpg


1. 学生100%会“玩新媒体”


  上过费鸿萍课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感受:累!不但每周要做一个案例分析,还要会快闪和经营微信公众号。有学生调侃:“每日一营销,一周一推送,成为这个学期的必备节目。”但正是因为这种“累”,他们学会了“玩转营销”。


  费鸿萍面向本科生开设了营销管理、服务营销、营销渠道、全球营销、营销工程等多门课程,面向MBA学生开设了营销管理、品牌经营与管理等课程。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上她的课,谁也别想“浑水摸鱼”:第一堂课,她会让学生自由分组,根据每个组的特点布置案例分析题,要求每个小组建设微信公众号展示进展情况——所以,费老师的学生都会“玩新媒体”。




微信图片_20190305151047-1.jpg

图片说明:带领学生参加学术会议


       上营销课时,费鸿萍跟学生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多年的教学,她的案例从书面走进了企业现实,从本土走向了国际,布置的作业也立足于当下的企业,比如“宫崎骏动画定价策略”“迪士尼电影渠道策略”“海底捞的定价策略”等。


       “营销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学会营销自己。”于是,费鸿萍就让学生们亲自体验了一把如何营销自己:到机场、人民广场以及上海的街头开展“远离手机”快闪、为接机人送上一朵手工玫瑰等活动,营销自己的团队。


       “费老师上课充满激情,我们都觉得她是在用生命教书。”营销150班学生向伟林、王卓、于辉、陈依婷说,费老师上课从来不用扩音器,但控场能力极强,时常走到学生中间进行互动,即使一百多人的大课,上几次课后她就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


       对待学生的作业,费鸿萍向来要求严格。曾有一名学生的期末小论文在她的建议下整整修改了8遍!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熬夜更是家常便饭:“我常常盯着他们到深夜一两点,和他们说,你们不改好,我也不睡觉,改好了再晚都要发给我,我等着你。”


       但“费妈”可不会让大家白辛苦,除了收获满满的知识外,课程结束后,学生们还能得到费老师奖励的巧克力。   


2. 班级创新创业率100%


  除了教学,费鸿萍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创业指导老师。当营销150班的班导师后,她将几种身份的优势最大化:将创业实战引进课堂,让本科生与MBA学生正面“交锋”;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为他们打开一扇看精彩世界的窗户;发挥MBA学生的资源优势,让本科生走进企业,调研、参观、实习……


  注重将商业演战和课堂教学融于一体的商学院品牌项目——创新创业青年领袖行动学习论坛,自2017年起有了本科生的加入:活动前期的策划、组织与执行,活动当天的微信、微博、直播互动等,全部由营销150班的7名本科生承担。在费鸿萍的指导下,他们在一年多里,承担了7期创新创业青年领袖行动学习论坛的策划与宣传。


微信图片_20190305151050-2.jpg

图片说明:“大创”团队的第一次活动


       同时,费老师还建议本科生参与论坛的项目团队,与MBA学生一起对初创企业进行考察研究,围绕企业后续发展方向提出解决方案。曾做过迪士尼周边产品相关调研和案例分析的于辉就参与了一期与电子类产品IP衍生品相关的企业项目。“做策划时,费老师会提出建议和修改方向。一年半里,我们认识了30多位校内外的创业导师。”于辉说。组长周成臣成了班里成长最快的学生,他的统筹能力、Word文档排版的规范性、逻辑性以及演讲能力都有很大提升。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时,一定要和世界多交流。”费鸿萍说。已连续几年指导MBA学生参加“尖烽时刻”商业模拟大赛的她,同样鼓励本科生参赛。2018年,选修服务营销课程的学生几乎都参加了该项赛事的校园选拔赛,最终2支本科生团队和8支MBA团队冲进了中国总决赛。


微信图片_20190305151054-3.jpg

图片说明:带领班级学生组织校园营销大赛


  参赛队员孙丽玮表示:“参赛的过程,是一个入戏的过程,每当登录Cesim商业模拟平台,我们就进入了企业决策层领导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课堂上学过的理论、工具终于不再是薄薄的一张纸、短短的几句话,而变成了战争中的武器,搏斗里的拳头,变得有血有肉、有意义、有价值了。”于辉则认为:“决赛的每一天,我都能从竞争者的身上发现自身的不足,比如英语口语、演讲、数据分析等。”


  在“费妈”的影响下,营销150班的学子们还主动承办了商学院第二届校园营销大赛。“我们班同学,或筹备赛事,或参赛,100%参与过创新创业活动。”向伟林说。   


3. 收获100%的惊喜


  当记者问起,为什么称呼费老师为“费妈”时,向伟林立即笑着答道:“因为她就像自己的妈一样,又关心又唠叨,你会觉得烦,但又觉得充满爱。”


  费鸿萍的想法却是:“同理心很重要。想一想,自己的孩子送到大学,你希望老师怎么对他?希望他有什么样的大学生活?我所做的,只是帮助他们提高与世界相处的能力。”


微信图片_20190305151059-4.jpg

图片说明:给班级学生过生日


  对于班导师一职,费鸿萍觉得惊喜多于付出:“前一天晚上我还在唠叨他们作业完成得不够理想,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给了我生日惊喜。其实我自己都忘了生日了。”


  这是2018年3月29日,来自微信公众号“Winner大营家”的一篇题为“突然想写一封信,送给最亲爱的你”的推送,署名是“爱你的营销150”。在这篇推送里,营销150班的30名学生全部送上了对“费妈”的祝福:用新学的Matlab画出爱心曲线,表达对“费妈”的爱;送上祝福对联“口十心思,思父思母思亲人;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费妈,横批‘相爱相杀’”;送上诗句,称她为“温柔的风”……


  这样的惊喜已不是第一次。2015级MBA中文二班的40多名学生就曾在上课前集体“消失”,却在整点身着正装,手捧鲜花出现在教室,依次将花送给惊呆了的费老师。这一幕,让费鸿萍感动至今。


  “在和学生相爱相杀的过程中、在忙于各种事务的磕磕碰碰中,保持‘年轻’心态‘慢慢’变老,可能就是一不小心进入这个行业而坚守、钟爱的原因吧!”在朋友圈里,“费妈”如此感悟。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