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自我设限,复旦MBA助我实现跨界转型 | 复旦MBAer这么说

来源:复旦MBA项目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吕鸿鑫    02/24/2022

6095


       张婷婷,南京大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跨界”进入半导体行业,目前就职于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龙头企业紫光展锐,中国大陆公开市场唯一拥有5G芯片能力并已成功商用的主芯片平台提供者。2016年,张婷婷停下手头工作,切换成全日制学习模式,就读于2016级复旦国际MBA,开始一场转型。



       正是这些就读于复旦MBA这群学生们勇于打破现状、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与复旦MBA为学生们不断升级教育平台的双向奔赴,造就了复旦MBA立于国际领先的地位。就在2月14日英国《金融时报》(FT)刚公布的2022年FT全球MBA项目百强榜单,复旦MBA获得中国大学商学院第1名,排在全球第32名,连续四年全球前40强。


Q1

是什么让你决定暂停自己的职场工作,完完全全回到学校,花一段时间重新做回“全职学生”?

       A:我在大学毕业之后,作为一名销售管培生加入Louis Vuitton。这份工作经历弥补了我沟通和表达的“短板”,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并不只是“销售”或者是接触用户岗位才需要的,而是贯穿整个职业发展过程。



       在LV工作的日子收获很多,不仅是沟通能力的提高,也是深刻体会从实际出发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同时,我也经过复盘与思考,明确自己未来后续发展的2个方向:首先,我希望往“商业”方面发展;其次,我需要成体系的掌握相关知识。所以,我决定先暂停一下职场,回到校园,提升自己。


Q2

学院那么多,选择复旦MBA的理由是什么?

       A:除了复旦,我没有想过第二所学校。我想读我认为“最好的”,文化气息跟我吻合的,以及课程设置是我需要的。


       首先,我觉得人的提升,在一个“气氛”和“气场”都合适的地方。我不太想要去某个商学院,我更加喜欢复旦作为顶尖综合性大学的整体氛围,扎实的、循序的、递进的。不是每个学习的地方,都有这种底蕴。


       其次,我本科是学语言的,对于新的领域,我想要接受系统性的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整体的提升。复旦国际MBA的“箭”型课程体系对于我来说很合适,有专业知识、管理体系的全面构建,系统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国际视野的拓展,还有面对复杂商业问题的分析以及战略决策的能力。这些都是我目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能力。


       我也知道复旦MBA在全球顶级的MBA院校中排名都非常靠前,今年刚公布的2022年FT全球MBA百强榜单,复旦MBA获得中国大学商学院第1名,排在全球第32名,已经连续4年位是全球40强了。个人来说,我很认同这个排名,也祝贺母校,作为学生与有荣焉。




Q3

复旦MBA对你职业转型的帮助和支持?


       A:个人而言,复旦MBA两年的学习对我职业转型起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作为一个本科学习语言的文科生,能顺利进入高精尖的半导体领域,对我来说,算是一场“转换”。


       虽然这个时代已经不再让人觉得“隔行如隔山”,大转换还是需要一些“底气”作为支撑的。MBA给予的学历提升、知识体系搭建、研究能力磨炼、以及更多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项目实习经验,会让人觉得“我准备好了”。



       其次,不同行业同学间的交流与互动。一直有种说法,读MBA、或者EMBA就是混混人脉。坦白来说,至少在复旦MBA,你如果是来混的,那么没人会愿意跟你混。不同行业、职能、年龄和性别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交流,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人生经历、思考角度、做事方式,常常觉得整个思路都打开了。因此,在选择行业和进行职场规划的时候,也借鉴和“偷师”了同学们的很多经验。


       第三,学历“起跑线”的提升。这是很实在的一点,个人的“资历”不同了,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复旦MBA的学历在求职市场上是相当有竞争力的,因此我对于工作的选择,就有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余地。今年FT全球MBA项目百强榜单的单项排名里面,复旦薪酬增长率全球第2,中国第1;职业服务亚洲第1,职业目标达成率中国大陆第1,这个数据应该是根据毕业生3年后的职业发展情况调研出来的,非常有参考性和说服力。


Q4

对于复旦MBA学习,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地方?

       A:我是一个比较注重整体性的人,我觉得复旦MBA整个课程设计,充分展现了“体系”的价值。现在外面碎片知识非常的多,还有很多人通过微信文章和视频内容进行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对于单独点,是非常快速有效的,但是并不适用于更为复杂的、既要扎实的知识基础,又要旁征博引、触类旁通的大框架体系性学习。对于来读MBA的人来说,零散知识其实攒了不少,更加需要的可能就是以体系化的方式进行“重塑”与“凝练”。


       此外,MBA学习也不只是“书面”,而是提供了非常多的“实践”机会,让我们能够参与到一些知名企业的实际项目中去,不只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比如,我曾经参与了复旦MBA商业咨询实验室项目(简称iLab),不仅在当时有助于“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对于后续职场中的项目管理,也依然具有借鉴价值。



Q5

复旦MBA商业咨询实践iLab项目对你的发展有什么价值?

       A:据我所知,复旦是从2005年开始,为全面提升MBA学生对项目管理的资源协作和综合运作能力,与全球知名企业共同合作,开设商业咨询实验室项目,命名为iLab。


       我当时参与的项目是BOSCH敏捷变革,由3位复旦MBA学生,和2位MIT学生组成项目团队,进行BOSCH电动化,智能化等过程中的变革管理课题项目。



       iLab提供了将管理理论与商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同时为合作企业的现实商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这个机会,是要申请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做选择,热门项目竞争激烈。有人选择在自己擅长的方面挑战难度,有人选择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查漏补缺”,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收获。


       我听校友们说,今年iLab项目首次推出“复旦 MBA iLab商业挑战赛”,与最受关注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来进行深度的合作,进一步强化学生们的商业实践环境。


Q6

复旦校友之间感情怎么样?

       A:毫不夸张地说,复旦MBA校友群,是真正的“宝藏群”,除了同班、同届的校友群,还有行业组建群,像我们就有个“半导体”行业群。


       复旦MBA校友之间,有一种互相的认可,我觉得是气场相合才会选择了同一所学校吧。校友之间愿意分享,也愿意帮忙。当你在职场中遇到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就会愈发觉得校友们的意见是有价值的,校友们的推荐是最靠谱的。



       这种人脉,不是作为直接资源要去“采集”的,不是去薅羊毛的,而是共同去形成、参与、维护一个良性运转的环境,我觉得这跟复旦拥有百年底蕴是分不开的。


       人生就是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才够酷,勇于挑战自我,才能收获更好的自己。

       你是否也有报考复旦MBA的规划,那么你希望通过MBA的学习获得哪方面的提升?快来留言告诉我们吧。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