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沙说|香港科技大学MBA沙11领队赵强: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来源: 沙赛体育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威林    04/24/2023

6604


在沙漠的世界里,只有如大雁一般群策群力,才能够飞越千里,完成独自难以实现的迁徙,顺利抵达终点。从无到有,赵强组建港科大亚沙赛队伍,走过沙10,奔向沙11,在经验和教训中不断沉淀,一路向前。


漫漫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他们也终将身披荣光抵达心中彼岸。



本期嘉宾

赵强 香港科技大学MBA沙10、沙11领队


百战归来,读书再出发


赵强(Johnson)祖籍江苏南通,2005年于江南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作为管理培训生加入全球消费品巨头P&G(中国宝洁),并就职于有“宝洁黄埔军校”之称的广州工厂,深耕精益生产及安全节能等领域十年。


突出的工作成绩也为赵强向上成长带来了更多机会。2015年,赵强被外派到日本宝洁公司,并先后担任过全球Pampers拉拉裤生产平台总监、全球标杆Akashi工厂供应链总监等职务。随着工作能力的持续提升,他的经验和阅历也越来越丰富,但肩负着带领团队职责的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为了跳出舒适区,精进管理理论和实践,赵强选择继续深造,自我精进,于2019年初考入香港科技大学攻读MBA研究生学位。



突出业绩



两年的MBA学习时间,赵强无数次往返于日本与香港之间,飞行里程总计超过20万公里。来回的长途奔波,并没有阻挡他对学业的热情,这也使他在一众同学里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并有了“奔跑的CEO”的称号,也是在这里,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


2021年赵强完成MBA学业,工作调动后重心转回到国内,并选择定居广州番禺,目前在中国宝洁任职总经理,负责大中国区婴幼儿护理创新项目,主攻帮宝适品牌新品创新工作。在企业管理与工作中,赵强也一直坚持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自2018年起,他就开始通过跑步来保持体形,半年时间,他陆续减重十几公斤,并拥有了更加充沛的精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跑友,也因为运动保持了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为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赋能。






直到现在,他依然每周都会进行2-3次有氧运动,年平均跑量达到1000公里以上。作为企业运动家认证的培训师,他还为公司制定了每年三次的企业运动家培训的目标,以此来反向来激励自己更好的保持跑步习惯,努力做好企业运动家的模范,带领公司和成员践行健康生活,健康人生理念。


于亚沙看见,坚持的意义


缘分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并旷日持久。最初了解亚沙,是通过香港科技大学沙9团队的耳濡目染,那时还在日本工作的赵强便对亚沙赛产生了深切向往。但在疫情爆发日益严重,国境关闭等因素影响下,他无法回国参赛,港科大最终也因不可抗力原因遗憾退赛。根据亚沙赛事的章程,因故缺席次年只能以观察队的形式参赛。


为了弥补这份遗憾,更好的传承港科大亚沙精神,让更多校友通过备赛和参赛经历建立起终身锻炼的习惯,赵强在2021年回国工作后便义无反顾的担任沙10领队,全力投入到亚沙比赛队伍的筹备中。他期待港科大亚沙赛团队体制能够不断健全完善,“缓慢”但坚定的去追逐“沙鸥奖“和”金沙鸥“的荣誉。




理想丰满,但现实却一波三折。团队的建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疫情期间校方出于考虑学生安全的原因无法进行大规模组织参赛,而沙9的退赛也导致整个团队没能为下一届沙友传递任何经验,没有先前的阅历可以借鉴,也没有参加过亚沙赛的队友支持,赵强动员来参加训练的12个队员,除他参加过一些半马、全马的比赛以外,其余都是只有运动想法,但没有实际技能储备的“小白”。他自嘲道,“当时的沙10是无宣传支持、无种子选手、无参赛经验的‘三无团队’。”即使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们依旧坚定按照计划定期训练,只为走进沙漠捧回沙鸥,留下港科大MBA人的足迹。



参赛前一天,由于身体原因,赵强的状态非常差,甚至还因为发热差点没赶上前往赛事场地的航班。赛程中,身体的病痛、恶劣的沙漠环境,也让其远远落后于所有参赛选手。但是队友们却始终陪伴在他周围,给他鼓励和关怀,帮助他度过身体最难熬的时刻,到达营地之后,队友们更是积极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想办法缓解他上吐下泻的症状。最终,他们在共同坚持下顺利完成了比赛,虽然完赛的名次靠后,但他们已经跻身完赛院校阵营,并超越了沙8。




完赛至今,团队成员们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运动习惯,继续在锻炼的道路上不断精进,这是超出赵强预期的事情,也让他在真正经历了亚沙的磨砺之后,又拥有了充足的信心。


沙10让赵强迅速成长,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感。与他一起走过沙10队友们说:“此生一定要参加一次亚沙比赛!”或许是队友们的感染,或许是对这种坚持的感动,赵强决定,只要情况允许,他都要去新生中做宣讲,跟新一届MBA同学们介绍十分强调团队协作的“商学院第二课堂”——亚沙!正如工作中从中层、高层,到企业家的级别,当意识到团队对于事业的加持多么重要时,就能规避很大一部分企业发展风险。





心怀热忱,奔赴沙11


有了沙10的参赛经验,以及规范化的训练计划、装备清单,以及共享到北大汇丰邓国敏教练的优质训练资源,赵强在沙11的筹备中更加顺利。“虽然因为沙11延赛,一些成员因为其他安排不得不放弃参赛,但仍有许多新成员包括一些沙10队员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参赛,这无疑给了我莫大的助力。”


因为参赛队员分散在不同城市,所以赵强为队友们制定了每周保证2到3次有氧或无氧的自主训练计划。为了消除许多人对于跑步的误区,比如跑步会伤膝盖、跑多了人会容易衰老等等,赵强常常会发一些他跑步前跟跑步后的对比照片,通过亲身经历使大家直观的看到他身材和状态的变化,感受到运动给人带来的正面影响。同时,他也会跟大家分享如何能更加安全有效的锻炼,例如科学运动所需要的营养学基础、跑步、休息时间的合理安排等,尽量够帮助队员少走运动的弯路。



此外,赵强还经常组织群组活动来更好的激励大家参与跑步,让大家感受到团队的乐趣。他认为,作为领队训练中特别需要避免的有两件事情:第一是让队员受伤,第二是让队员憎恶一件事情。训练过程中强度太高,可能会导致队员的害怕和憎恶情绪出现,所以他不建议队员过度运动,导致运动伤害或害怕心理出现。同时,他也在强度上做了一些平衡,根据每个队员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提出对性的建议。倒计时100天时,赵强每两周都会安排一次云集训或者是面对面集训,两种集训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以5公里、10公里慢跑为主,并每月跑一次半马长距离训练。



赵强深知在沙漠中奔跑环境与普通的跑步徒步不同,沙漠的地形往往要求参赛者有更强大的核心力量储备。于是他着重突出沙地训练,平均每两个月都会组织队伍带好装备,去广州南沙等适合沙地训练的地方,指导队员根据模拟训练要求在沙地进行针对性演练。除了跑步,赵强还带领队员练习如何搭帐篷,考虑到在沙漠风沙很大,队员容易因为没有经验而慌张,提前培养队员快速有效搭建帐篷的技能,能更好保障队员们有较为优质的睡眠。



“沙11是命运多舛的一届,虽然去年连续两次延期,但我们团队内部达成了一个明确的共识:无论怎么样,我们要去一次亚沙!”团队里新队员占大部分,所以在整个延期过程中,队员们接受情况比较乐观。为了调动队员积极性,赵强也经常组织队员参加龙舟赛、华南地区MBA的斑马比赛等各种赛事,赵强认为,多参加比赛能更好的保持队员们的赛场灵敏性。


未来他准备更好动员,招募新伙伴,留存老队员。虽然沙10的队员基本上都转业到了其他比赛中,但他们承诺队伍有需要时一定会回来,这也许就是在茫茫大漠中磨砺出的真挚情谊,经过时光洗礼后更加历久弥坚。



两年亚沙的筹备过程,诸多艰辛不言而喻,这背后也离不开赵强家人们的支持。亚沙占用了他许多精力和时间,每逢五一、十一的黄金周假期,当别人带着一家人游山玩水时,他可能得去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地方参加训练,但是他的家人们始终对他保有最大的理解,尊重他的热爱,给予他最珍贵的精神支撑,让他能够享受这份纯粹的体验。


亚沙,更大的世界


对队员的责任感加持、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奋斗,亚沙赛的存在对于赵强而言有了更特别的意义。不局限在赛事活动和训练,他经常也会和香港浸会、香港中文、华南理工、北京科技大学等其他多所高校领队通过微信的或者面谈的形式进行学习交流,碰撞出许多有趣的新点子。


例如尝试着把亚沙赛项目拓展到国外,利用美国内华达沙漠“火人节活动”的契机,让亚沙赛成为全球MBA都可以参加的盛事。虽然亚沙赛现在已经取得参赛人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如何把亚沙真正做到在亚太地区甚至是全球都有影响力的赛事,仍然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对于这份期待,赵强也有自己的想法,当后期有更多的队员接替工作后,他打算逐渐转向幕后,做更多志愿方面的工作,与主办方互动、建议,并利用自己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便利,尽力帮助到亚沙比赛扩大影响力,让亚沙走出中国,面向亚洲,走向世界。


对亚沙他倾尽心力,对未来也充满信心。正如赵强对追逐沙鸥奖和金沙鸥的荣誉的看法,“如果2年做不到就3年,3年做不到就4年,4年做不到就5年……”不忘初心,坚持亚沙传承,总会有不辜负自己的结果,亚沙赛当然不只是天赋异禀的比拼,更是一场耐力和意志力的考量。



亚沙一次,沙友一生。亚沙像一根纽带,将亚太地区MBA成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不论在任何场合,看到有人穿戴着和亚沙有关的的帽子、头巾,衣服,或有人在聊天时无意中提到亚沙,就可以瞬间建立起一种信任。


“全国每年报考MBA的人数都在增加,如果坚持做10年20年,将会是一个规模非常大的团队,在生活、工作中都能获取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极其珍贵的财富。”赵强谈到,从沙友网络中自己能了解不同行业,建立不同的交往,从帮助自己从现有的视角进行升维去考虑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相较于名次,现阶段的赵强更倾向于享受参赛过程。和沙10相比,即将带领队伍奔赴沙11的他更加沉着,有与他并肩的队友,有实战经验的支撑,还有征服沙漠的信念。现在的他更清楚要准备哪些适合自己团队且必要的装备,比如能让队友保证睡眠的降噪耳塞,缓解温差的暖宝宝,也更明了自己的坚持方向。


赵强表示,这一次他希望能够带领全员完赛,能够让大家享受徒步时的大漠风光,感受风沙的磨砺、团队的坚持、以及人对未知的挑战……能够拍一些漂亮的图片,去记录这些珍贵的时刻,而这些记忆,终将在往后的某一天,在面临烦扰与风雨时,让他们重新找到治愈自己的力量!


亚沙,是踏上了便不想回头的征程,也是一直想要去征服的战场。去尝试,去体验,去全力拼搏,珍惜拥有,在坦然无悔中超越自己,和生命一起精彩!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