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展示 | 欢迎报考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威林    08/27/2025

6481


编 者 按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学校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含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拥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即日起,学校推出“学科展示”专栏,介绍各学院学科特色和优势、育人平台和人才培养成果等,敬请关注。


学 院 介 绍

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四个本科专业,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为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MEM)、工商管理(MBA)、等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智能建造工程博士点学科方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备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坚持引培并举,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现有专任教师76人,包括教授11人(博导3人),副教授34人,8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55%以上为双师型人才。拥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个,获得北京长城学者、北京科技新星、北京市师德先锋和青年名师等省部级以上荣誉37人次。教辅人员多次获评北京市德育工作者和优秀辅导员。学院还聘请中国工程院肖绪文院士担任名誉院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沈岐平教授、美国奥本大学的ScottKrammer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和客座教授,

学院现有专业硕士教育中心、经管学院实验中心、创新创业课程中心等三个教学中心;设有绿色建造研究院、城市管理研究院、工程法律研究院、工程管理研究所、经济管理与人居环境研究所等科研平台,绿色建造研究院和城市管理研究院分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教授、国务院参事仇保兴教授担任院长。此外,学院是北京工程管理科学学会秘书处单位,学会为校企合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了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学院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为建筑与房地产及城市管理领域培养优秀人才。现有各类在校生2800余人,荣获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第一名、“创青春”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毕业生以其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特点和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认可。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近5年,学院教师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4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26项;到校经费2234万元;发表论文471篇,SCI/SSCI/CSSCI等各类检索80篇,中文核心79篇;出版著作68部。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方针,与美国奥本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英国雷丁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英国亚伯大学、英国西苏格兰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建立长期密切合作,为师生赴国外与境外参加访学、长短期交流学习、暑期工作营、夏令营和冬令营等活动提供多样化平台,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


学 科 介 绍

(一)学术型学位点

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本学科于1998年获批管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坚持“工管融合、交叉创新”的发展理念,聚焦工程建设与城市治理中的关键管理问题,致力于培养具备系统思维与数据素养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服务国家城市化发展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

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三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1)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法律。以工程经济与管理知识为平台,侧重于项目投融资决策、绿色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工程项目实施控制理论与方法、建筑业发展法律保障和工程建设全过程规范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2)建筑信息化与建筑供应链管理。以当前先进信息技术为基础,重点关注工程项目智能感知与大数据环境下的协同决策、BIM技术与虚拟建造、智能建造、复杂网络理论的供应链管理、建筑供应链应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3)城市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研究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重点关注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PPP)、地下综合管廊开发与利用、智慧城市和城市更新、住宅产业化、特色小镇及流域治理等领域的研究。

本学科注重“管理+工程+数据”的多学科融合,培养具有系统工程素养、数字分析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毕业生可在城市建设与管理、工程咨询、风险管理、智能制造、科技研发等多个领域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等单位就业,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2、工商管理学(1202)

本学科于2005年获批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07年获批企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0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同年获批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毕业研究生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目前本学科已形成3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1)企业管理。本方向以企业管理理论为基础,对企业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深入研究。为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变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2)技术经济及管理。以经济学、管理科学、技术科学、信息与系统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侧重研究工程项目投融资、资产管理、工程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项目评价与投资决策等问题。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高效运行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3)企业物流管理。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对企业物流运作、供应链构建、以及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物流构建、运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支持。

本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企业管理、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供应链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以及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管理类专门人才。毕业研究生可在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科研机构以及企事业等单位工作。


(二)专业学位点

1、工商管理(1251)

本专业学位授权点于2010年获批,2015年通过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

本专业学位基于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的培养定位,立足首都、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的建设与房地产行业,为建筑和房地产领域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工程咨询、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运营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本学科与住建部、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等国家部委和行业协会以及其他科研机构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建筑、房地产行业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教学实践、学生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基地和平台

本学位点设3个研究方向:(1)企业管理;(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3)项目投融资与财务决策。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包括理论教学、前沿讲座、实地参观、基地指导、国际交流等,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本学位点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能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解决企业管理有关项目策划、投融资、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聚焦企业数据智能决策与运营优化,驱动商业价值增长与风险管控;服务城市跨域数据整合与智慧治理,破解“城市病”提升民生效能。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科研机构、建筑及房地产企业、城市基础设施运营领域等单位从事投融资、工程咨询及运营管理等工作。



2、工程管理(125601)

我校工程管理硕士(MEM)依托北京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发展而来。2004年招收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2018年获批MEM,2019年首次招生。2023年全票通过MEM教指委核验。

已经形成五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1)工程项目管理;(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3)建筑信息化;(4)智能建筑工业化建造;(5)智慧环保监测评估与管理。

本专业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内外导师近200名,校内导师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校外导师多来自企业高管。本学位点发展与国家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发展紧密结合,先后与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造价管理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北京工程管理科学学院,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等30余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本专业学位构建“理论教学、案例研讨、现场实践、学术活动、学位论文”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开设工程技术、法律、经济与管理模块课程,打造 “工程+管理”复合特性。本学位点培养产业中坚和领袖。




招 生 咨 询 联 系 方 式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61209253 13910523067

电子邮箱:wangdongzhi@bucea.edu.cn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