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首经贸工商管理学院MBA金台论坛(第126期)于红庙校区1号楼5层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特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教授,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二级警监,证据运用研究中心主任张品泽以《国际警务合作对海外安全利益的保障》为主题进行分享。本次论坛由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黄苏萍主持。
张教授指出,随着我国海外投资、人员交流规模不断扩大,海外安全利益保障需求日益迫切。从亚丁湾护航到湄公河联合执法,从跨国追逃追赃到海外公民权益保护,我国正通过多层次国际警务合作,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海外安全防护体系。
至2019年,我国已与18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173个国家设立驻外使馆,商务部在全球设225个驻外经商机构,文旅部在47国设60个中国旅游办事部,海外中国公民、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同时,我国出境旅游人次、留学人员规模均居世界前列,同时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每年海外安保费超20亿美元,华为等跨国企业年安保支出达千万美元级别,海外安全保障已成为重要议题。
面对索马里海盗、跨国电信诈骗、毒品走私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张教授表示,国际警务合作成为关键抓手。我国积极依托国际刑警组织平台,参与专项行动,打击电信诈骗、洗钱等犯罪赃款追缴。在湄公河流域,通过中老缅泰四国联合执法,有效遏制恶性犯罪;与意大利等国开展联合巡逻执法等,通过共享情报信息、调查取证合作、境外追逃、国际警务培训合作等方式,保障国民境外安全。
当前,我国海外安保仍面临挑战。跨境网络犯罪国际立法滞后,各国对于犯罪定义存在分歧;国内安保企业在高危地区运营经验、情报收集能力上与欧美企业存在差距,从业人员语言文化素养不足,且受政策法律限制,业务范围受限。同时,跨国案件中法律冲突、管辖权争议、电子取证难等问题突出,境外国家废除死刑的现状也给引渡工作带来阻碍。
对此,张教授介绍,我国正从三方面推进优化:一是推动政府制定行业标准,简化海外安保人员签证流程,整合行业资源;二是加强与欧美安保企业合作,引入国际管理经验,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三是深化多边警务合作机制,建立24小时情报联动系统,完善联合侦查、调查取证、追赃追逃等协作流程。
面向未来,张教授表示,我国将继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通过完善国际条约框架、强化情报共享、培养复合型警务人才,进一步提升国际警务合作效能,为海外中国公民、企业筑牢安全屏障。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