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分享:我的Berkeley MBA 学习生活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综合报道    作者:nana.wu    责任编辑:nana.wu    03/01/2017

2018

    我的 Berkeley MBA 学期正式开学已经一周多了。

    一个学期分为两半部分,上半部分 Fall A 从8月底到10月中旬,下半部分 Fall B 从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圣诞节寒假之前。Fall A 有三门必修课:微观经济学(Economics for Business Decision Making – Microeconomics)、组织行为学(Leading People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基于统计学的商业决策(Data and Decisions)。Fall B 也是三门必修课:金融入门(Introduction to Finance)、金融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营销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此外还有少量的选修课。

    有些课程,像现在正在上的微观经济学,虽然有相关的教科书,但不像以前熟悉的国内的照本宣科的路子,这里教授上课基本上从来不会完全照搬教科书讲。实际上是在课前就列出详细的大纲,这节课会涉及到什么概念和理论,在书上哪页到哪页;而这节课准备讨论什么案例,以及要求阅读哪些文章。案例有的是哈佛商学院出品的案例,有的是我们 Haas 商学院自己的教授写的案例,一般都是几十页的英文,要读、要用 Excel 算、要画决策流程图、要写 ppt 准备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而要求阅读的文章则大多来自比较新的近几年的主流媒体的商业评论文章,有的篇幅也很长。看到这里你就知道了,每节课之前的阅读量是非常大的,很多时候还要和分配好的学习小组一起开会讨论。真正在课堂上是非常交互的,教授往往会 cold call 某个同学或某个学习小组,来给大家讲述和分析案例、阐述观点,大家边听就边提问、讨论、争论,教授则在关键时刻点评几句,提醒大家注意某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这些概念和原理在这个案例中的作用……

    组织行为学这门课主要讨论人和人的关系,比如案例是关于一个业务上很能干、很能给公司挣钱的业务骨干,却在公司内部和大多数同事搞不好关系,而你是主管,而且还糟糕的是当初这厮还是你原来公司的,是你把他招进现在公司的,现在你给不给这家伙升职?另一个案例是你刚进一个公司,当初面试的时候感觉特好,于是你毅然决然拒了另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机会来加入这家,结果进去发现新老板很不待见你,新同事又是个自以为是摆老资格的家伙,你很不爽,有时候有点想越级向大老板诉苦,可是又怕越级是大忌,再加上各种风言风语的小道消息,让你觉得在这个新公司我怎么就处处举步维艰呢……总之都是一些棘手的人际交往问题。这门课因为更“软”一些,所以课前阅读量和课上的交互程度就更高了。课前阅读的案例往往非常长,课堂上的讨论和辩论更加激烈,很多时候还让我们情景角色扮演(role play)一下案例中的主角们,像演小品一样,很有意思。

    总之,刚上了一周课,总体感觉就是:大量的英文阅读、大量的课前准备、大量的小组和课堂讨论甚至是辩论……教授们大多数情况下很有水平,思路非常清晰,引导大家的讨论和辩论,结合案例来阐述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

    只是时时刻刻都觉得:英文永远不够好。一二十页案例,老美半小时就读完,我们可能就得吭哧吭哧两小时才看完,看懂的程度还不如老美同学;课堂上讨论和辩论,老美同学的正常语速,在我们听来可能就觉得好快,有时候没听明白某个关键词,于是整个句子还没明白呢,人家已经继续讨论下一个话题了……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