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教育网讯】6月4日上午,在2021年浦江创新论坛之创新创业论坛上,上海大学与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共同发布了“2021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百强榜”。“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评估”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与战略管理”重点创新团队负责人、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于晓宇教授从发布目的、高企特征、指标体系、百强榜单以及未来思考五个方面展开介绍。
发布目的
于晓宇教授引用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创新主体的主力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评价,发布“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百强榜”,有利于全方位了解上海高企创新投入的水平,引导高企充分发挥创新投入主体作用,并通过树立百强标杆引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企特征
于晓宇教授首先分析了2016-2020年上海高企的变化,发现三年有效期内的高企数量由6938家增长至17012家,增幅高达145.20%,每万家企业中高企占比居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底,三年有效期内的17012家高企的平均年龄为11岁,平均营收2.01亿元、平均利税676.95万元,82.34%为民营企业,37.80%来自电子信息领域;研发总投入为1264亿元,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仍比2019年增长13.90%。截止到2021年5月28日,全市高企共有284家上市企业,其中,40家高企在科创板上市,占上海全部科创板上市企业的93.02%。
指标体系
课题组聚焦人力和财力两个方面,从创新投入的“力度”“强度”“厚度”“广度”四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共同决定高企创新投入的质量。其中,“力度”是前提,“强度”是门槛,“厚度”是关键,“广度”强调协同。
百强榜单
考虑到高企创新投入“标杆引领”的评价目的,首先在17012家高企中选取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前500的头部企业。在此基础上,运用前述构建的指标体系,通过分析高企财力投入和人力投入的“力度”“强度”“厚度”“广度”,综合产生创新投入百强榜。进一步,从企业平均年龄、平均科技人员、所有制结构、分布领域等方面分析了“百强高企”特征,发现民营企业占据百强的47%,电子信息、高技术服务、生物与医药三大领域最为密集;百强高企以0.59%的数量比重,贡献了全市高企34%的科技活动经费、16%的科技活动人员(其中,硕博人员占全市高企的37%)、31%的外籍专家和留学归国人员,引领作用凸显。
未来思考
于晓宇教授提出研究思考:高水平的创新投入如何转化为高质量的创新产出?下一步,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与战略管理”重点创新团队(“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评估”课题组)将围绕创新产出、创新策源、创新引领、创新责任等多个维度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期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展现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水平和潜能。
此外,在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上,于晓宇教授作为学界代表,与企业、投资机构、众创空间载体代表等一起聚焦“双创战略布局下,如何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主题展开讨论,从企业发展生态、金融、产业、载体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浦江创新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创设于2008年。论坛坚持国际视野、国家需求,着力搭建创新发展交流平台、先进理念传播平台、学界思想争锋平台、官产学研互动平台、最新政策发布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十三年来一直致力于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以产业脉搏激励科技创新,关注创新网络、未来趋势以及青年力量,不断推动世界和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不断传递科技自强自立的信心。于晓宇教授带领“创新创业与战略管理”重点创新团队卢超副教授,娄祝坤副教授,杜颖洁副教授,董学兵副教授,王斌副教授,王家宝副教授,薛奕曦副教授,王海花副教授,吕怀立副教授,赵红丹教授,李远勤教授,金晓玲教授,李红教授等承担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首次发布和未来持续研究工作,既是上海大学商科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与战略管理”重点创新团队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追卓越,创一流”征程中的重要进展。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