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浪费每一次挑战,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MCFO双学位项目2021级 赵大维
各位亲爱的老师、同学、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2021级MCFO双学位班的赵大维,能够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倍感荣幸,在此向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还是有点激动,有点紧张。这种感觉,跟2020年9月我从地方调回北京工作后,去赶“末班车”报考MCFO项目的心情非常相似,对结果的看重,对结果的不确定性的忐忑。MCFO项目需要闯笔试、面试、全国联考、复试等等多道关,全国只录取30名,这是个非常大的挑战,我能考上吗?考不上会不会贻笑大方?倒是有位老家亲戚对我报考清华的“关心”,让我放松了,老人家问:你考的是不是“函授班”?
目标已定,抛开焦虑,全力备考,上下班的路上,午休的空暇,哪怕是公司商务应酬后,虽已酩酊,回家还是要用冷水洗把脸,拿起备考材料接着学。经过这段自我挑战,非常幸运如愿重回校园求学充电,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在清华经管,会计,不止于会计。各位老师除了为同学们精彩传授会计知识,还结合国内外经典案例,从财务、金融和战略不同角度为同学们讲透了企业经营发展的实质,背后的大国博弈,政策制定的初心。比如,我们敬爱的陈晓老师每次课上都能从一个知识点扩展为一个广阔的“面”,通过信手拈来的众多鲜活案例,把知识点背后隐含的逻辑讲得通俗易懂。然后,一句经典的“anyway”,再把同学们的思考拉回到课程主线,让我们对相关知识及应用案例都印象深刻,帮助同学们提升了战略高度,拓展了前沿视野。
在清华经管,求知,不止于求知。MCFO项目课业量对我们边上班边求学的在职生不可谓不大,但是,想在学习中“摸鱼”,绝无可能。甚至有同学感觉压力大到想退学。正是经历了这一个个高质量课程、研讨、作业及考试的磨炼甚至说扒一层皮,同学们在相关细分领域的知识也得到快速提升。治学严谨、孜孜不倦的老师们,也成为了同学们做人做事的楷模典范,给予了大家榜样的力量。两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同窗也在求学路上,彼此帮扶、互相关照,成为携手并行、共同奋斗的同路人,情同兄弟姐妹。
在清华经管,校园,不止于校园。每次在伟伦楼的课前,我都会站在大厅北墙下默读朱镕基老院长的殷殷嘱托。作为在职生,我们的学习就是要尽快把清华传授的知识去加以应用,以理论去指导和提升工作实践。刚入学不久,我被调任集团旗下发展面临较大挑战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能否扭转局面,我并没有把握,内心惴惴不安。而正是得益于领导们的关怀、老师们所授知识和同学们鼓励帮衬,我转换工作思路,坚定产业基金定位,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筹划设立了有色行业最大的绿色低碳基金。目前绿色基金已完成了再生金属、绿色电力等领域的多个头部公司的投资,切实通过股权投资带动产业合作,助力有色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Anyway,我个人的经历和感想,不过是众多同学们的一个缩影。求学时光转瞬即逝,过去的两年,也印证了我老家亲戚的预判——我考的是“函授班”。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很多课程只能线上教学。两年中,老师带着同学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坚定完成了各项教学安排。毕业后,我们的工作生活必然还会面临一系列挑战,经过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熏陶后,我们不该浪费这一个又一个挑战,而是应该利用这些挑战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以昂扬的斗志在乌卡时代中坚定前行。
赵大维,MCFO双学位项目2021级班长
中铝创投基金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毕业在即,“今朝清华园,不觉恋年光”,拼搏与奋斗不能停止,自我提升不能松懈。唯有不懈追求“但求实效、不事空谈”,才能不负自己的梦想,不负学校的培养,不负清华人该有的担当。
再次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工作顺利!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